“李庭长,我该怎么办?谁能来救救我可怜的孩子啊……”。电话那头声泪俱下,早已是泣不成声。
“你别着急,慢慢和我说,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李庭长神情紧张问询道。
“我儿子九岁,他太想爸爸……”。
挂完电话后,只见李庭长黯然失色,眉头紧蹙,热泪盈眶。许久之后,斩钉截铁的说:“不行!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!我一定得想办法,为他做点什么,不然他这一生可能就毁了,可他还是个九岁的孩子啊……”。
善意谎言被拆穿,九岁心志遭溃击。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尚在三年级读书的九岁男童,也是综合审判庭承办的一起刑事发回重审案件的一被告人的儿子。自从他爸爸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以来,就一直嚷嚷“想爸爸,想见爸爸。”妈妈无计可施,但又不忍心告诉他事实的真相,便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:“你爸爸外出务工去了,他会定期写信寄给你的……”。小孩就这样一直盼啊,等啊,望眼欲穿。每次有快递时他总是拔腿第一个冲出门,害怕错过来自爸爸的信。可,迟迟也未等到……一次偶然,小孩知道了,爸爸和他仍然在同一座城市,但是那地方,他进不去,而爸爸也出不来……
法官送“药”医“病痛”,“注打”心理“定神针”。 “自从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,小孩每天在家哭泣,也不上学了,怕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。” 小孩妈妈边哭边说。李庭长得知孩子现在的情况后,便和孩子妈妈说道:“解铃还须系铃人,要 ‘对症下药’,不然只会适得其反。既然孩子心里生病了,那我们就进入孩子的内心,探明其内心真实情感需求,给孩子心理“打”一剂“定神针。”李欣庭长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,她运用其心理学,多年以来经常为当事人疏导心理,化解情绪,对于心理治疗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。基于此,她在了解孩子内心需求后,由孩子妈妈带着孩子来到我院心理疏导室,通过言语治疗,情感疏导,在游戏中释放压力等方式,和孩子共同完成了这场心灵之旅。结束时,孩子露出了坚定、灿烂的笑容。
深切寄语盼成长,敢撑家园一方天。她告诉孩子说:“你是爸爸的骄傲,你是爸爸心目中的男子汉,在爸爸回来前,你作为男子汉,应顶天立地,努力学习”。她又告诉孩子:“男子汉大丈夫,爸爸不在家,你就是家里妈妈的精神支柱,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学习才能为妈妈撑起一片天,才能为妈妈遮阳挡雨……”。转身她又握着孩子妈妈的手,语重心长的说:“我是一名法官,但我也是一位妈妈,孩子的处境我感同身受,但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,生活虽很久,可希望会更长……”李庭长一句句情深意切的话,是对祖国花朵能够茁壮成长的最殷切的期盼;是对坚持 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的最动听的诠释。
颍泉区法院办案法官在承办案件中,主动延伸服务,化解社会矛盾,修复社会关系,是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写照。